陈黎明教授荣获2020年度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

发表时间:2020-11-04 22:00:07

2020年10月10日,本项目课题四负责人陈黎明教授荣获2020年度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(光学、声学与原子分子物理),以表彰他在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加速和超快X射线辐射及应用上的重要贡献。


陈黎明


X射线光源具有极高的时空分辨能力,对物质的瞬态结构和超快动力学研究意义重大。但由于电子的库伦效应,现有辐射源的电子束密度较低,导致要么是连续的辐射(X光管),要么装置体积庞大、造价昂贵(同步辐射/XFEL),且都不具备单发动态解析的能力。激光电子加速驱动的台式化X/γ射线源具有超亮、极短、高能、精确同步等优点,是现有光源在超快领域的有力补充和高能领域的强力拓展,成为物理学重要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机遇。


陈黎明教授长期潜心于激光超快X/γ射线领域的国际难点问题研究。揭示了制约辐射源品质提升的根源并突破了多项瓶颈,提出了多项新的物理机制(概念)并通过实验予以验证,开拓了系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超强极短X射线光源。代表性成果包括:


 实现KaX射线源品质的全面突破 


1)实现KaX射线源品质的全面突破:首次揭示“真空加热”是强场物理中加热电子的主要机制,从本质上提高了辐射源的转换效率和信噪比,效率达到国际同类实验的最高值,迈出了实用化的关键一步。为进一步得到更高亮度的X射线源以满足“单发成像”的应用需求,他采用气体团簇的“非线性共振”极大地提升了源的亮度。并由此提出激光分束可提供飞秒时间分辨的单发动态解析能力,这是大型光源所不具备的新特征。近期还发现了飞秒核激发的新方法。


 实现定向辐射产生效率的大幅提升 


2)实现定向辐射产生效率的大幅提升:激光电子加速将伴生Betatron定向辐射源。由于激光加速中电子束参数之间的内秉矛盾,辐射源产额等参数的提升遭遇重大瓶颈。他提出多种电子高效加速和共振的想法并付诸实验,使光子产生效率极大提升;还发现并定义“波荡注入”这种全新的电子注入和共振机制,克服了电子束和辐射源品质之间制约的瓶颈,在大幅提升辐射产额的基础上实现了二者同时获得的突破。


 实现超低剂量X射线“鬼成像”


3)实现超低剂量X射线“鬼成像”:他同时致力于辐射应用方法学研究。实验解决了X射线分光的问题,实现了超低剂量X射线鬼成像,为百年来的X射线影像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并破解了医学成像领域的最大困扰。随后通过改变矩阵结构等方法,获得了超分辨成像和能谱成像,破解了医学成像领域三大基本问题,并将该方法拓展到中子成像领域。


陈黎明教授的系列研究成果引起了领域内广泛关注,已成功应用于诸如【怀柔综合极端条件】、【李政道研究所物理与天文前沿】等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诸多国家重要项目的立项之中。发表SCI论文150多篇,成果多次被Science等科技期刊专文介绍或作为亮点推荐,并获评中科院“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”。还与美国LLNL、德国GSI、日本JAEA等多个实验室主持合作实验,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影响。